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经济》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3-10-24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


专家视点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主要挑战与重点回应

叶敬忠;胡琴;1-8


热点透视

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思路研究

钱煜昊;钱龙;武舜臣;9-16


旅游村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共生系统研究——基于贵州省天龙屯堡的经验数据

王超;杨敏;郭娜;17-24


土地问题

“三块地”改革是否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王健;冯雨豪;吴群;25-36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抑制小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吗?——基于湘赣浙三地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曾福生;史芳;37-44


土地政策匹配能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钟文;钟昌标;郑明贵;45-52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市场化的经济分析与路径构建

王艳西;谢永乐;53-61


农村资源与环境

“一揽子”补贴促进规模养殖户环境污染治理了吗?——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例

谭永风;徐戈;陆迁;62-7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碎片化困境与整体性治理

张诚;刘旭;72-80


乡村治理

村主任知识化、非正式制度与农村人情支出

庄天慧;胡霜;贺家欣;81-90


乡村公共事务有效治理的实践逻辑——以纸屯村灌溉系统多元合作治理为例

常明;王西琴;张馨月;91-99


财政与金融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业务难题、角色定位与发展思路

李政;陈盛伟;牛浩;100-107


信任视角下中老年农户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

蒋瑛;杨骁;殷贵坤;108-116


新农合、健康异质性与保健消费——基于我国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分析

范庆祝;吴宇凤;刘淑彦;117-125


农业现代化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

潘选明;张炜;陈汐菡;126-135


农业科研投入对农民增收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门限模型实证分析

何佰钰;田红英;136-144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主要挑战与重点回应

叶敬忠  胡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党和政府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乡村振兴既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前提基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和有力举措。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目前乡村振兴普遍面临农村低收入人口多、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挑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在推进这些重点工作时,应始终坚持将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政府制度保障,增强村级组织统筹发展能力,培育农民主体性。

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思路研究

钱煜昊1  钱龙1  武舜臣2

1.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加强地方性粮食安全法规制度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对标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和健全地方粮食储备管理法规体系的紧迫需要。本文从分析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必要性和立法现状入手,详细探讨了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并进一步引出了立法思路。研究认为:在立法理念上,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首先要兼顾强制法和促进法的特质,其次要兼顾系统性和重点性的协调,再次要兼顾现实问题和发展方向的融合;在立法内容上,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应包含粮食生产、储备、产业发展、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流通经营、粮食应急与调控、质量安全和监督检查等多项内容。


旅游村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共生系统研究——基于贵州省天龙屯堡的经验数据

王超  杨敏  郭娜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旅游村寨作为地方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基于共生系统理论,对旅游村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以贵州省天龙屯堡为例,阐述了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问题,就此探索出旅游村寨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共生系统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激活共生单元能量、优化村寨共生界面、改善村寨共生环境、延伸村寨共生体系四个方面,为旅游村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块地”改革是否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王健  冯雨豪  吴群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摘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和县层面数据检验“三块地”改革是否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理论分析表明:“三块地”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存在负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三块地”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平均影响为负向,但不显著。第二,“三块地”改革在2015~2017年均未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产生显著影响,2018年呈现显著负向影响。第三,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改革逐渐深入,“三块地”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负向影响存在增大趋势,并在统计上逐渐显著。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财政调控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抑制小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吗?——基于湘赣浙三地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曾福生  史芳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小农户耕地撂荒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本文从劳动力约束、技术约束、效益约束揭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利用湖南、江西、浙江3省8县766户小农户样本,实证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抑制小农户耕地撂荒的可能性,并降低撂荒程度。耕、种、防、收4个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收割环节和耕地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影响最大。从政策层面来讲,要多措并举减少耕地撂荒,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因地因时制宜推进农机服务。


土地政策匹配能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钟文1  钟昌标2  郑明贵1

1.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摘要:基于土地资源“三位一体”属性视角,揭示土地政策匹配状况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为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度,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果显示:①2005~2018年间,全国土地政策匹配度处于低耦合协调水平,且仍在呈下降趋势,空间上来看,东部地区土地政策匹配度下降明显,中西部地区土地政策匹配度呈倒U型变化,其拐点出现在2012年,2012年后土地政策匹配度缓慢下滑。②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有待进一步提升匹配度。土地政策匹配度提高1个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0.112个单位,略高于单一土地政策的回归系数,说明土地政策匹配未达到最优水平。③土地政策匹配可以通过三条作用路径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发展效应路径强劲。应重视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高土地政策赋能区域发展的精准度。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市场化的经济分析与路径构建

王艳西1  谢永乐2

1.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

摘要: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宅基地无偿使用、非市场化有偿使用和市场化有偿使用三种方式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效应。供求模型分析表明,从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实现财产价值及提升社会福利等方面考察,市场化有偿使用是更加适合的宅基地有偿使用方式。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应采取渐进市场化路径,按“存量”和“增量”分类推动宅基地无偿分配逐步向城乡统一有偿使用制度转变。“存量”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为:集体内部“超占有偿”——集体内部“全部有偿”——跨集体“有偿使用”(二级市场)——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有偿使用(二级市场)。“增量”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为:集体内部“无偿分配”——集体内部“有偿使用”——跨集体“有偿使用”(一级市场)——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有偿使用(一级市场)。


“一揽子”补贴促进规模养殖户环境污染治理了吗?——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例

谭永风  徐戈  陆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摘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引导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而补贴对具有外部性的污染治理活动具有激励作用。本文以生猪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例,结合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一揽子”补贴对规模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一是无论是专业养殖户,还是规模养殖企业,补贴皆可促进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一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二是采用变量替换和模型替换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补贴对规模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影响系数仍然显著为正,且无明显变化。三是传导机制表明,补贴主要通过缓解资金约束对规模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产生影响。特别是,专业养殖户,“一揽子”补贴不仅降低了其生猪养殖总成本,而且提高了其生猪养殖积极性,即补贴通过生猪养殖总成本和养殖规模的部分中介效应作用于其的粪污资源化行为,且两种路径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6%和1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碎片化困境与整体性治理

张诚1  刘旭2

1.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新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集中表现在主体、目标、内容和过程四个方面,而以、专北分工为基础的组织体制、项目制供给方式、运动式推进机制是引发碎片化问题的内在根源。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应对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新治理范式,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碎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治理,需要关注公众环境需求、搭建环境合作网络、建立沟通整合机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培育互信合作文化。


村主任知识化、非正式制度与农村人情支出

庄天慧1  胡霜1  贺家欣2

1.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摘要: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基层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资源下乡”“行政下乡”的背景下,村干部知识化可能更加适应基层治理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要求,也是国家政策导向。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村主任知识化对农村家庭人情支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与宗族等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且稳健地降低农村家庭人情支出占比,而宗族势力等非正式制度的存在会制约村主任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村主任自身来自宗族内部,则治理效果更加明显。结果验证了非正式制度可能会削弱正式制度的功能和作用,但二者也可能是共存互补关系的理论解释。为此,本文提出在基层治理和文明乡风建设中应注重基层干部的个人能力,提高其受教育水平,处理好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


乡村公共事务有效治理的实践逻辑——以纸屯村灌溉系统多元合作治理为例

常明1  王西琴2  张馨月2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实现乡村公共事务有效治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通过河北井灌区的田野调查,以“纸屯模式”为典型案例,探讨了乡村公共事务多元合作治理的新路径。纸屯村“村集体统管”激活了用水户协会,通过统一灌溉定价,实现了价格机制对农户节水行为的促发作用;“合作治理”通过协会与机井管理员合理的分工协作及薪酬制度,达到了灌溉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及时维护。“纸屯模式”提供了一种乡村公共事务多元合作治理的核心逻辑,即农村基层组织承担监督和兜底责任,并与乡村能人通过分工与激励机制,形成“农村基层组织—乡村能人—农户”的合作治理模式。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业务难题、角色定位与发展思路

李政  陈盛伟  牛浩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摘要: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是一种优缺点较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保险创新产品。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深度与密度提升快,但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份额少、波动性大,处于发展困惑期。从文献梳理和调研实践看,现阶段我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在技术与管理层面存在气象数据短缺、多因子指数复杂、各部门协同程度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短缺等业务难题。鉴于此,它既不能完全成为我国农险业务的主角,但又不可或缺。因此,在发展定位上,可从风险的系统性属性、区域范围大小、指数设计颗粒度粗细、区域与作物的适宜性、保险标的类型等角度定位其“主配角”地位;在发展措施上,可从重视其比较优势、把控其适用性边界、创新政府购买型巨灾产品、加强各部门协同、强化政策支持等五方面发展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更好地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信任视角下中老年农户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

蒋瑛  杨骁  殷贵坤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加强养老保险普及是应对我国农村老龄贫困问题的核心。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评估不同信任视角下中老年农户与养老保险购买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制度信任是农村中老年农户购买养老保险的重要原因,信任机制主要通过降低搜寻成本与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农户养老保险购买。在扩展性研究中,村干部个人特质、制度环境与基层治理均会对中老年农户制度信任产生影响。强化基层人才选拔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加政府公信力是发挥农村金融产品普及作用的关键。


新农合、健康异质性与保健消费——基于我国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分析

范庆祝1  吴宇凤1  刘淑彦2

1.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我国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用CHARLS数据和Tobit模型分析发现,新农合对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保健消费具有显著影响,但是这一影响存在健康异质性。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保健消费远大于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这一结论还能说明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尚未建立起“治未病”的保健消费观。内生性的讨论和检验进一步巩固了该结论的稳健性。最后,利用逐步因果法探讨了新农合影响保健消费的中介渠道。研究发现代际支持是重要的中介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在物质支持的基础上鼓励子女给予更多的货币支持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

潘选明1  张炜1  陈汐菡2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华大学应急学院

摘要: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受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这一结果在利用工具变量回归、处理效应模型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保持稳健:互联网使用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性别、学历和代际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影响机制上,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信息搜寻机制与工作获取机制作用于劳动力的流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以及努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互联网使用技能等对策建议。


农业科研投入对农民增收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门限模型实证分析

何佰钰  田红英

成都师范学院

摘要:探讨农业科研投入增收作用机制与约束条件,对农业科研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门限面板模型,就农业科研投入对农民收入及其构成的影响以及增收效应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市场化水平对农业科研和农民增收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农业科研对农民的纯收入影响显著为正,特别是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高市场化水平省份农业科研投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低于中等市场化水平省份,因此,政府根据不同市场化水平采取差异化政策,以更好发挥农业科研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相关阅读:

  1. 《农村经济》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转】

  2. 《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4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3. 《农业经济问题》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转】

  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转】

  5. 《农业技术经济》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转】


编辑:代安澜

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